合格法官三要素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20年03月03日 | ||
合格法官三要素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:“理想的法官是公正的化身。”那么,在风起云涌的新时期,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法官?一名合格法官起码应该要做到坚守信仰、提高能力、敬畏法律。 信仰是一种高境界的意识,具有重要的支柱功能,能为人们确立坚定的价值导向。 没有信仰的人生是可悲的,如同没有灵魂的躯体只会整日疲于奔命;有着错误信仰的人生则是可怜的,如同驶向深渊的船只,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。托尔斯泰说过“信仰是人生的动力”,这种“动力”就是法官群体所应贡献和致力的法治事业,也是法律人共同的法治信仰。 作为一名法官,要从意识上和内心上真正认可并坚守法治信仰。只有真正热爱法治事业,才能从行动上追求法治效果和体现法治精神。 在人心浮躁的当下社会,法律有时却贴满了欲望的符号,沦落为被利用的工具,正义有时也会被诡辩,道德有时也会被抛弃。法官屡遭诟病和质疑, 甚至不乏谩骂和诋毁。 然而,越是非常时期,越需要法官们坚守法治信仰, 因为这种信仰正是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一种内在驱动力,也是法律人所需要的一个自己的理想国,一个精神家园。法官应当提高能力 法官作为一种高尚职业,掌握着审判大权,依法承担着定纷止争、实现社会正义、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责,履行着如同医生治病救人般的使命。这就要求法官们要加强学习研究,以提高自身各种能力,同时要增强内心人文底蕴,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。 法官的能力将直接体现国家的法治水平,一名合格的法官应不断学习刻苦钻研,在平时的工作中竭力提升庭审驾驭能力、裁判文书制作能力、案件调解能力等各项能力。 要做一名如“法治燃灯者邹碧华”般的新时期好法官,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,积极培养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,主动培养关怀大众的人文情怀,在言行举止间展示人格魅力,在裁判文书里浸透法律良知,在释法析理中彰显浩然正气。 同时,法官还应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。面对灯红酒绿的各种社会诱惑,法官应该从心灵深处追求一种淡泊的境界,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修身养性,放下种种欲望,返璞归真,独善其身,自觉抵制奢侈萎靡,真正做到耐得住寂寞,顶得住压力,守得住底线。官应当敬畏法律 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“法律必须被信仰,否则只是形同虚设”。 敬畏法律,就是要以法律为准绳, 做到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。法官除了法律,没有别的上司,法官除了信奉法律,没有更高的权威。 一名法官只有从内心真正地敬畏法律,相信法律,方能热爱法律,热爱手中的裁判权,从而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和种种压力之下严格依法裁判,不偏不倚,公正司法。 敬畏法律就要严格贯彻和执行法律,坚决抵制各种干扰,自觉做法律的守护者。法官是人民的法官,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,敬畏法律,就要敬畏人民,时时牢记“权为民所用,情为民所系,利为民所谋”,以一颗包容、慈悲、谦和之心尊重和面对当事人,时刻关注民生体察民情,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,切实做到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”。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做合格法官,任重而道远,我们一起努力。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