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法院文化 > 法官随笔

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一份淡然之美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21年02月18日

   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,人生为了什么?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纷繁芜杂的人生?世间万象,芸芸众生,有人为名利之争而勾心斗角、尔虞我诈,甚至因此而走上贪污受贿、徇私舞弊的不归之路 ;而有人却为实现心中理想,不计得失,辛勤耕耘……这使我想起了95 岁老人、71 载党龄、63年深藏功名、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富清,感动于这位老英雄淡泊名利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敬佩他一辈子深藏功名、坚守初心的境界。他的淡泊情怀和奉献精神,感动着每一个人,也点亮了指引人们前行的灯塔。

    作为人民法官,肩负着服务人民的毕生使命,面对着灯红酒绿的诱惑与糖衣炮弹的侵蚀,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份淡泊的情怀,方能抵得住诱惑,经得起考验,耐得住清贫,做公平与正义的守护者,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,给当事人以看得见的公正,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。

    淡泊是一种高级情趣,它需要有一颗平静、淡然的心。宁静以致远,淡泊以明志是一种境界,在顿悟之中,我们变得安宁清静、祥和从容。淡泊是一种生活态度,不追求名利,崇尚简单朴素的生活,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淡然处之,对人生的一得一失豁达视之。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但这并非不思进取、无所追求,它只是抛开对欲望、名位、功利的追求,享受平凡生活和工作中心如止水的安宁。淡泊更是一种人生境界,人生在世,如过眼云烟,愿望、名位、功利转瞬灰飞烟灭,唯有精神方能永世长存。淡泊是深层次的人生定位,它是树立远大人生理想,实现崇高人生目标的基石。

    淡泊需要法官有一颗平凡之心。法官是法律的守护神,是公平正义的化身。有人将法官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,更有些法官觉得自己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,就趾高气扬,不可一世。其实,法官应该是“一个服务者,一个平凡的人,拥有一颗平凡的心”。法官每天都在和普通老百姓打交道,大街小巷、田间小道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足迹。苦口婆心的劝慰,只为夫妻俩和好如初;无论严寒酷暑,为了劳动者手中那微薄的工资而无怨无悔地奔波;面对当事人不理解的辱骂仍然笑脸相迎,只为心中那神圣的天平。他们是平凡人,做的是平凡事,也正因为这些平凡事情铸就了他们的不平凡

    淡泊需要法官有一颗知足之心。相对于很多行业来说,法官不富有,但享有国家规定的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,人生在世,不就是为了一袭衣衫遮盖,一碗米饭果腹吗?法官的内心世界就应白如纸,静如水,不刻意追求名利,正确对待名利,不可贪心去追求不当之名和不当之利。正所谓“知足者常乐”,当然,知足之心不能作片面的理解,它是对物质、名望、利益等个人利益的适可而止,同时又是对党的利益、人民的利益、国家的利益永无止境的追求。

    淡泊需要法官有一颗忍耐之心。现代社会对法官的要求越来越高,法官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都饱含着社会大众的期望。当事人、律师、媒体等群体都盯紧了法官这一最后的正义屏障。面对当事人的上访缠诉,无理的、恶意的质问或谩骂甚至拳脚相加,法官除了会自我保护外,更需要的是“忍耐”。忍耐不仅是种大度,一种涵养,一种睿智,还是其对自身人性魔邪的一种自律,更是个人素质的一种升华,它不仅更好地拉近了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,也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,作为人民法官,应该固守淡泊,把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作为我们职业道德与理想信念的基石。

    守一颗淡泊之心,拥一份淡然之美。

(山东法制报)

关闭

版权所有:山东省济阳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济阳县新元大街 电话0531-81171234 邮编:251400